铜:10月长假期间,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变,全球股市、商品市场、油价因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入而遭到全面的抛压,经历了惨重的狂泻,商品市场站在了漫漫熊市的路途中。
回顾9月份以来的基本金属走势,我们发现9月份的市场已经显现了走入熊市的各种迹象,演绎着进入熊市前最后的挣扎,其中主要以美元的强势反弹、油价下跌、黄金上涨等利空因素作为主导力量。
① 美元:美元指数自9月初起立上77点后,便一路冲高,强劲登上80点,对金属形成重压,特别是lme铜自7350美元一路下泻,首破7000美元后,短暂徘徊于6800-7000美元区间整理。9月中旬,“雷曼公司”破产引爆美国金融业重创,股市大跌,伦铜触低九个月来的低点6625美元。在布什政府提出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后,提振了市场信心,欧元兑美元上升,美元指数重新徘徊在77附近,黄金大涨,lme铜强劲反弹重返7000美元上方。月末时,市场关注焦点转向对7000亿美元救援计划的不确定性的担忧,美元反复震荡,冲高动力再次显现,lme铜再返6800美元附近震荡。
②除了更多受到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大趋势的指引,基本面上发生的转变,也令铜价承压力下行,难以返升。最为突出的是lme铜库存的持续增加。一个月里lme铜库存自17.3万吨上增至20.9万吨,累计增加了3万余吨,提高了20%,达到了19个月来的高位,是5月份库存水平的两倍。供应的增加,揭示了需求的疲弱,9月份美国汽车销售15年来首次降至100万辆一下,房屋市场持续疲弱,消费的负面特征逐渐突出,中短期内难以走出颓势,也是铜价缺少上升动力的主要因素。
③基金头寸的减持。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,各类投机基金均加大了清算了结的力度,多头的持续平仓给整个商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即使9月中旬美元回软,商品反弹,持仓量却没能出现同步上升,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市场的信心基石已在逐渐动摇瓦解中。
伴随lme铜的下泄震荡,沪铜在进入9月份后,已落入实质性地破位回调通道中。期铜9月1日开市即落于6万元之下,再难回头,一月中触低55000元一线,空头逐渐占据上风,现铜自9月初的60600元一路下滑至月末的56600元,一个月中下跌了4000元,跌幅6.6%,区别于期铜的萎靡,9月的现铜市场抗跌特征却意外明显和突出。由于8月份的沪伦比值的调整,进口铜逐渐恢复,9月份沪伦比值已立于8.0上方,进口铜的盈利已在2000元左右,进口铜不断进入。9月份上海期交所的库存报告一改六周以来的连续降势,上增近1500吨,尽管库存总量仍在2万吨下方的历史水平,但供应放宽已是趋势所向,但基于北京奥运及残奥会的进行,海关各进口相关手续进程较慢,现货流向市场有限,且市场寄望于国家货币政策适当放宽后,冶炼加工材恢复开工率将有所提高,市场需求回暖,真正的旺季可重现。现货供应商拉高价格心态较浓,并控制了一定的出货量和出货节奏,现货升水从700元一直拉高至2800元的极端高升水水平。月末,因资金回笼压力迫使供方为求刺激换现而放低升水,供应的上升,价格的调整,却没能换来消费的回暖和购买力的上升,甚至临近国庆长假,9天的假期也没见到以往实质性的节前备库行动。周边市场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使铜价笼罩在多空争端的不安中,也为进入十月后的大跌埋下了伏笔。
12 3 下一页